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郑康喜、程浩网上正规配资平台,实习生闫洋东莞报道
过去一年,全国以旧换新政策取得了积极效果。进入2025年,“两新”政策不断加力扩围,手机、平板、智能手表等三类数码产品补贴从1月20日开始实施。当日,全国首单线下手机国补优惠订单在广东东莞诞生。
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,相较于汽车、家电等大宗商品而言,具有更新周期较短等特点,有助于进一步激活潜在市场需求、支持产业升级。春节前夕,伴随国家加力扩围实施“两新”政策,国人对手机等数码产品的购买意愿快速增强,带动着相关产品销量的快速增长,也促进了电子信息产业链的活跃与发展。
在广东东莞,从原材料到元器件再到模组和整机代工,一部智能手机里面90%的零部件都可以在一小时通勤圈内配齐,华为、OPPO、vivo等国产智能手机品牌均来自东莞。全球每五部智能手机,就有一部来自东莞。东莞因此被称为“世界手机之都”。
作为“手机之都”,东莞自从1月1日起便重磅推出了“乐购东莞”迎春消费季“买手机进莞来”专项促消费活动。截至目前,累计核销近2000万元,关联销售金额约1.32亿元,多个品牌产品在东莞日均销售去年12月份增长迅速。
近日,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在东莞京东Mall、移动营业厅、线下手机门店等多个手机卖场实地走访,发现自手机“国补”发布以来,东莞各大卖场周同比人流提升了近40%,线上咨询量提升了近一倍。除此之外,各大卖场、运营商还推出了平台补贴、运营商补贴,叠加银行补贴,部分手机机型补贴金额可达千元。
一直以来,春节都是国人消费的最佳黄金周。随着春节前夕消费端的大热,让智能手机的制造端甚为忙碌。在“两新”政策加持下,东莞手机产业上下游的生产仍旧处于旺季。
置身于华为终端总部所在地松山湖高新区,人们能看到这里完善的手机产业配套,也能看到科技与产业互促双强的最新实践。
在一家松山湖电子信息产业集群“准独角兽”——广东大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里,企业创始人兼董事长陈宝华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,“两新”政策是提振经济发展信心的重要举措。“对大普技术的机遇主要在于,芯片产品的销量不断增长,也带动了新产品更新迭代,这让企业布局新赛道也拥有了更多机会。”
大普技术深耕于时钟芯片研发与应用二十年,一直在勇闯长期被国际市场垄断的空白区和无人区。时钟芯片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,被称为电子系统的“心脏”,其应用涵盖手机、通信、数码相机、汽车等诸多领域。
在陈宝华看来,广东、东莞都是电子产品主要制造和消费大省,今天来看“东莞智造”,在诸多新政策和AI等新技术的驱动下,实际上拥有更多的先决优势。“在这个过程中,企业希望能形成更多的‘链主’效应,推动‘链主’企业带动电子信息产业链的发展。”陈宝华说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广东,华为、OPPO、vivo等“链主”企业,对于全省电子信息产业的带动作用非常明显。以华为为例,其高端手机的强势回归,意味着国内手机行业在竞争态势、产业链布局、换机周期等方面均已发生变化,同时也意味着广东电子信息制造业各环节进一步向高端跃迁。
而正如陈宝华所言,“两新”政策在短期内,能带动本土手机产品销量的快速增长。长期上看,政策也可以促进手机各类技术的创新和产业升级。有助于引导产业向更加环保、高效的方向发展,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。
可以想见,在“两新”政策不断加力扩围的2025年,这一带动效应或许能够得到更大程度地放大。
1月26日,广东省商务厅举行“2025年广东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媒体通气会”,会上表示,2024年广东加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实现销售额1534.5亿元,惠及1128万余人,规模居全国第一。
通气会上,广东发布了2025年汽车报废更新、汽车置换更新、家电以旧换新、手机智能手表(手环)购新等领域的补贴品类和标准。总体来看,今年政策不仅补贴力度不减,还进一步放宽了汽车报废的要求,将真金白银的优惠直达消费者,为新春佳节消费市场注入强劲动能。
受访专家表示,在如此“大手笔”的加力扩围之下网上正规配资平台,能为广东消费电子产业带来明显的新动力,包括激发消费活力、拉动投资增长、促进产业升级、支撑绿色转型等,这对于广东这一电子信息大省意义巨大。